司马昭之心!《731》刚定档 日本狂甩7部二战电影,部部伪装受害者
在这7部新片里日军成了“被迫参战的可怜人”,核爆成了“无妄之灾的悲剧”。
在这7部新片里日军成了“被迫参战的可怜人”,核爆成了“无妄之灾的悲剧”。
一部电影,它的名字往往是第一印象。对于中国电影来说,这个“第一印象”在走向海外时,往往要经过翻译这道关卡。最近,陆川导演的《南京照相馆》以其独特的英文片名“Dead to Rights”引发了不小的争议。
这本应是国产影片的一次集体胜利,尤其是在当下全球舆论复杂的大背景下,这类直面历史真相的作品,显得尤为珍贵。
一时间央视新闻、人民日报等一众官方媒体争相转发庆贺,可偏偏有些人却要和官方作对,发文抵制《731》不说,甚至还声称要每天举报一次,电影不下架誓不罢休。
电影上映后,不仅在中国国内颇受关注,日本也有新闻报道。25日上映当天,相关报道一发出便引起了日本右翼的强烈抗议。当然,这帮人的说辞还是老一套,诸如“南京大屠杀不存在”、“30万人人数造假”等,这些都是几十年前就常见的论调。
虽然已经提前预备好了大量纸巾,也听闻了诸多的落泪场面复述,但没想到电影却可以拍得如此克制。
这次行动的指向,很明显是为官宣定档的《731》站台。这说明,所有针对731的恶意炒作,都是有目的的敌对行动,必须坚决打击。
在这个炽热的夏天,暑期档电影市场持续火爆。截至今天(8月6日)15时,2025年暑期档(6月-8月)总票房(含预售)已成功突破74亿元。其中,7月底上映的多部影片表现亮眼,为暑期档再添一把火,而8月的新片也将陆续上映,为观众带来更丰富多元的观影体验。
2025年8月4日,电影院迎来暑期档最冷工作日。 全国单日票房总量环比暴跌超50%,多部热门影片单日收入直接腰斩。 票房榜上仅有一部电影破亿,爱国题材大片《南京照相馆》独揽1.1亿票房,上映11天累计突破16.3亿,成为暑期档唯一“抗跌”的超级爆款。
大家好~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“关注”,我们可以一起讨论哦~为了回馈您的支持,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。
一名博主在这叫平台上怒喷那些带孩子去看《南京照相馆》的家长,称他们是在“灌输仇恨”,还夸赞日本文明爱好和平。
灯光亮起,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的观影活动结束。9岁男孩默默撕碎了珍藏多年的日漫卡片,而6岁半的女孩却在影院中泣不成声。这部电影,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感受。
有人说记住历史就是散播仇恨,这话听着刺耳,但确实发生了,一位博主公然抨击带孩子观看《南京照相馆》的家长,称这会让孩子“成为U型锁、充满戾气、仇恨满满”。
改编自中国渔民冒死营救英国战俘事迹的《东极岛》已定档8月28日在香港上映。另一部相同题材的纪录片《里斯本丸沉没》,已于7月24日在港上映。《里斯本丸沉没》讲述了1942年10月,关押1800多名英军战俘的侵华日军运俘船“里斯本丸”号从香港前往日本。由于日军没有
最近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让很多人热泪盈眶,这部电影其实是有历史原型的,1937年底到1938年初,日寇制造了骇人听闻的“南京大屠杀”,当时有日本人将其在大屠杀中所拍摄的照片送往一家照相馆洗印,年仅14岁的学徒罗瑾冒死多冲洗了一套,并将其中16张制成一本相册,保存
8月3日21时57分,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(含预售)破70亿元,《南京照相馆》《长安的荔枝》《侏罗纪世界:重生》分列暑期档票房榜前三位。次日(8月4日),影视股开盘继续活跃,其中中国电影(下称“中影”)涨超8%。而从近几个交易日来看,中国电影股价也呈现整体震
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正在热映,截至目前观影人次已超4500万。影片全国路演于昨日在无锡收官,总监制傅若清分享观众热评,一句“走出影院看到的繁荣景象就是电影最大的彩蛋”打动人心。
截止到目前为止,《南京照相馆》的票房,已经突破了16亿,据权威媒体预测,其票房将至少拿到36亿之多。
1938年南京城的一间小小照相馆,成为守护民族记忆的堡垒。“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”。取材于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侵华日军真实罪证影像的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,自7月25日上映以来,凭借独特的叙事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力量,在这个暑期档掀起观影热潮。截至8月1日17时
这部还未上映的电影,之所以掀起讨论热潮,是因为7月31日没有如期跟大家见面。